2017-11-08 08:11:48 来源: 写作知识 评论: 0 分享:
见到教材上课文的作者并且面对面聊天是种什么感受?11月6日,苏教版高二语文课文 《斑纹》作者周晓枫来到南京十三中分享写作经验。
周晓枫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文学奖等众多奖项,是张艺谋多部电影的文学策划,她建议同学们:写作时憋在屋里使劲想1小时不如走出去观察5分钟。
十三中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斑纹》这篇课文,它不同于传统的说明文,不仅说明和描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了其他自然和社会现象,大家 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您是怎么想到和去写《斑纹》”。
拥有一大批高中小粉丝,周晓枫有点意外,也很感动,她坦诚地说,自己也是刚刚知道《斑纹》这篇文 章选入苏教版语文教材10年了。
“我当时在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散文,写的时候发现‘斑纹’这两个字特别好看,于是就很任性地写了。”周晓枫说,她现在会攒题材,比如在电脑上写下20个想写的题材,不轻易动笔,因为一个题材交给你特别有感情,积累和考虑成熟了再动笔,很珍惜,同样的题材不会反复去写。
《斑纹》文体自由,写作手法多样,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味,这样的科普散文应该怎样写作呢?
周晓枫认 为,写作的方法其实是相通的。“写作时我们需要调动的远远不止捏住笔的几个手指,专注的观察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一个小时憋在屋里想,脸通红满头大汗,不如走出去观察你的写作对象5分钟。”
周晓枫建议同学们,选取看似日常但其实有味道的东西写,她给大家举了一段描写外婆将剩饭倒入铜盘后的文字,先是狗来吃,那是一种情形,然后是飞鸟来吃又是一种情形,后来又来了一群蚂蚁,又呈现别样的情趣。
针对当下不少孩子为了应对高考而进行的写作套路训练,周晓枫认为,这样只会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我自己也经历过高考,我高考前没有经过作文应 试训练,结果证明成绩还是很好的。”
周晓枫1988年参加北京高考获得作文满分,她就是一直喜欢文学。
她建议同学们,不要为了考试而去学套路,这样只会路越走越窄,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高考同一命题作文时,才会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好作文。
I
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与尾。这是最简约的设计,几乎躯体的每一部分都相仿。无论静止还是游动,斑纹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混乱。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一条蛇,夸耀用心险恶的美。
II
我一直视蛇为最恐怖的形象,在动物园,我蓄意绕行,远远避开两栖动物爬行馆的蛇头门徽。爬行馆落成的年月我曾进去过,玻璃幕墙围就一棵从底层通 达顶层的树,上面盘踞着一条巨蟒,就像正在融雪的土地那样黑黄的蛇皮上有着一滩一滩水渍样的斑块──从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场景以恶梦的方式将我终生追随。
听说过蟒穴深处发现人类头骨的传闻,我又在当月儿童文学刊物上读到一篇让人窒息的小说,讲述非洲穷苦人家的孩子很早被训练为捕蟒者,蟒有吞食尸体的习惯, 于是孩子伪装成一具尸体躺在洞口诱引,当蟒蛇不经咀嚼刚刚把孩子完整地吞食进去,孩子用手中的利刀迅速剖开蛇身──当然这样做非常危险,如果伪装过程中稍 稍动作,就会刺激蟒蛇过早合拢口腔,孩子因此丢掉性命。
孩子如何练笔提高作文?请点击“关注”冰城国际小记者-新闻快报
这天,村里最聪颖的男孩正用这种古老办法捕蟒,蟒已吞进孩子的脚、腿和腰部,这时一只蚂蚁爬进了男 孩的鼻腔,男孩越来越痒,忍不住要打喷嚏……我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开始读这篇小说,上课铃声响起恰读到命悬一线的时刻,阅读产生的恐惧和寒意让我陷入恍 惚,看不懂得黑板上的四则运算。
III
蟒虽然懒洋洋地垂挂在粗大树枝上,依然让我头皮发麻,想象它突然张开的深渊般的大嘴。凶狠的鳄鱼、长有足蹼的蛙类和各种各样储备毒液的蛇,使爬 行馆遍布恐怖的灰影。我被游人拥挤到一个窗口前面,两条黑蛇沿玻璃不动声色地交叉攀升,我清晰地看见它们火苗般颤动的信子,以及层层罗列的灰白腹环──那 是有生以来离蛇最近的距离,蛇体的阴凉几乎渗透到我的脸上,我吓得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从入口跑出了爬行馆。细长的东西比圆实之物更觉恐怖,比如蛇,耗子灰 溜溜、油腻腻的尾巴,绳索,沾满血迹的鞭子……
来源|江苏网 作者|通讯员 张燕 童琳 南京晨报 刘颖 原题|高中语文课文作者分享写作经验:屋里想1小时不如出去观察5分钟 编辑|Helena
荐读|童新网公号(请扫描官方二维码阅读,或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打开微信号:w61media )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双语学生记者团|冰城国际小记者组委会 与家长共同关注——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课文作者写作分享:屋里想1小时不如出去观察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