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11:06:05 来源: 教育空间 评论: 0 分享:
时隔12年,重庆高考再次采用全国卷,重庆21万余名考生参考。作文作为语文重头戏,受到高度关注。
考生们普遍反映作文难易程度适中,“有话可说”,语文整体并不算太难。
什么是语文素养?
学生 看起不生却难下笔 家长 概念模糊只看分数
今年重庆高考作文题跟学科名重合,第一眼看到题目,不少考生感觉很“亲切”。但细品“语文素养”,好多人又觉得太专业。《从语文素养说开去》这是育才中学一理科生自拟的题目,他说:“这个作文题目字眼上看起来不陌生,但写起来觉得难以下手,因为天天都上《语文》课,但几乎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该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记者随机对20位中小学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大家对“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很模糊,甚至有人没听说过,超一半家长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仅看考试成绩,也有家长认为丰富的阅读能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课业负担不重时,他们会允许孩子看喜欢的课外书籍,但面临中考、高考时,他们一般又会放弃支持孩子猎奇课外书的做法。
“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一位中学生家长说,但是现在很多时候,老师的教学都不得不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而不是“语文素养”。
对于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好多家长也很迷惑。
如何提升语文素养?小学 阅读素养首当其冲 中学 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名师张娟:语言文字引领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南岸区学府路小学语文老师张娟,负责课程改革工作,她认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应面向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阅读素养提升是现在小学语文学科首当其冲的任务,包括阅读方法的指导,读写素养的双向培养(语言文字的选择输入、语言文字运用输出能能力)。
其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应成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重点。批判性思维成为一个人独立思考、自我认知与完整、自主学习的基础。语文学科还有将人引向美好人生的作用,语言文字里的审美功能就有这个任务,引领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语文教育是引领一个人成为其人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主要方式有:开展班级读书会,共读一本书,推荐我的一本课外书等,这些语文读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同时可以在活动中引导阅读方法,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班级整体对阅读的兴趣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印证。在批判性思维方面,老师可以开展主题辩论赛,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设置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引起学生争辩的火花,辩论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观点很好地整理,由思维发散到思维集中。
重庆市珊瑚小学骨干语文老师杨林认为,多看课外书,丰富视野,课堂上有效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学国学,练一手好字,练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些都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名师张万国:做终身阅读者和独立的思想者
西南大学附中名师张万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不按教材教,自编语文教材,绝大部分来自文史哲等经典书籍。他说初中、高中教学跟小学有很大的区别,高中生最重要的语文素养应表现在成为一个终身的阅读者和独立的思想者。
大量阅读无疑是很重要的,不管学业多忙,高中生还是应该每天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至少半小时品读经典。小学生阅读偏重于感性,初中生阅读应偏重于理性类书籍。
说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比起小学生来说初中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不高,提高语文素养要通过辩论、演讲等途径来实现,因为语文素养展现的是听说读写一系列综合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看,高中语文课老师变得并不那么重要,因为语文素养不是靠老师讲课文、分析文章培养出来的。
名师董小玉:一只眼看书本,一只眼看社会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小玉表示,这次高考语文作文题聚焦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够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时代性、导向性和人文性三个特点。
培养文化人,是语文学科的使命。目前正在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把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
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给出了三种途径,即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董小玉表示,不妨从以下内容去理解题目的含义,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在课堂有效教学方面,学生要精神饱满,积极参与课堂交流,通过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语篇类型的学习与讨论,领悟规律、构建知识、培养情怀。在教学的可视化、情境性中,提升课堂体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关注语言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感受正能量。
在课外大量阅读方面,阅读能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强化社会的道德力、提升国际的传播力。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渠道,能够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特别需要注重个性化阅读、深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已故作家杨绛先生曾告诫年轻人: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却想得太多。
在社会实践方面,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我们要具备两只眼睛,一只眼睛要关注书本、阅读经典;另一只眼睛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观察社会生活,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做社会生活的参与者。董小玉表示,在当今这个泛娱乐化、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容易培养“精神麻痹的人”,容易造就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以及没有创造能力的“单面人”,我们不能患有“思辨缺席症”,更不能成为“无意识的两脚机器”。
学生在日常中,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开阔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做一个有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
今年重庆高考作文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要求考生要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
专家讲故事
一个班按语言文字教 一个班按语言文学教 结果会是怎样呢?
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黄明超:语文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甚至于与生命同行。今年高考出的作文,重庆的题目是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这个题出得好,好就好在可以通过高考来直面语文的问题了。
我当过语文教师,教学生涯也很丰富,教过小学、中学、中师、高师,也跟研究生经常打交道。在教中师的时候,曾经教过两个班,每个班人数相等,46人,我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班按照语言文字教,一个班按照语言文学教。
学生学习的效果截然不同。按语言文字教的班,学生要求反复练习短语、造句、复述,等等;按语言文学教的班,学生不但对语法感兴趣,而且对文学作品的哲学内蕴、文化修养、心灵陶冶特别感兴趣。文学的想象、审美、知识、教育等功能特性,一下被学生所欣然接受,灵感被激活,他们就像一团火,对语文的热爱无法用言语形容。
岁月对我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严酷的审查评价。用语言文学教的那个班骨干教师、名师有11人,在重庆市政府及行政部门、高院工作的有22人,当作家、获得冰心文学奖2次的有1人;用语言文字概念教的班,有1人当副校长,绝大多数人都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但缺少名师,骨干教师也只有5人。我不想贬低这个班的学生不优秀,只是想说,语文概念的不一样,造成今天他们成就的反差。
我经常去听老师的语文课,有些时候听得自己都很难受。我觉得,语文是关乎学生一辈子的大事,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学科,所谓的科学主义、机械僵化的去教,只会把语文教死。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黄晔 林祺 原题|语文作文考“语文” 它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深读|童新网APP(请点击官方下载点安装,权威检测:无病毒无广告,实现轻松、安全阅读)
童新网APP特供
声明: 上述内容由( 童新网 )精选编发,主要来自本网原创、网络投稿、编辑摘编和会员推荐。童新网登载此文为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童新网。转载请保留原文版权和相关链接: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好多家长也迷惑